貴州省狠抓“雙千工程”推動高質量發展
提質增效強筋骨 精心筑巢引鳳棲
——貴州省狠抓“雙千工程”推動高質量發展



貴州玉蝶電線電纜智能生產線。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蘆曉娟 攝?制圖:尹岱石
走進貴州中航電梯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機器人工作站正按擬定程序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在這里,每個工作站只有一個工人盯著電子操作表盤,生產操作均由機器人負責實施。
今年入選“千企改造”工程省級高成長性企業名單的中航電梯,為持續提升企業產能,用技術創新支撐企業高水平發展,走上了自主研發設計、自主生產、自主安裝、自主維保的發展之路。
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和關鍵點,2016年開始,貴州先后提出“千企改造”和“千企引進”,著力突破實體經濟發展的難點和空白點,為實體經濟“強筋骨”“長肌肉”,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手抓“千企改造”盤活存量,一手抓“千企引進”做大增量。通過“一改一引”,改出了新天地,引進了新活力。
實施“雙千工程”以來,貴州實體經濟筋骨見強、肌肉見長,眾多知名、高成長性企業紛紛落戶貴州,一批批企業“蝶變”突圍。
高位推動:為產業“強筋骨”“長肌肉”
2016年8月,《貴州省實施“千企改造”工程促進工業全面轉型升級方案》出臺,明確“十三五”期間每年完成1000戶規模以上企業改造升級任務。同年12月,出臺《貴州省工業企業技改指導目錄》,重點幫扶和支持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龍頭企業或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成長性企業。
2017年5月,貴州出臺《關于支持“千企改造”工程龍頭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加快發展的相關措施》,為企業健康發展和項目有序推進保駕護航。
2018年,貴州再次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千企改造”工程的實施意見》,要求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主導的機制,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產業鏈實施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安全生產能力提升為重點的技術改造,促進企業提質增效,推動工業全面轉型升級,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
在一系列強有力舉措的推動下,“千企改造”工程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強勢崛起,全省創新能力明顯增強。與此同時,2017年貴州首次創新性提出實施“千企引進”工程,每年引進國內外實力強、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企業1000家以上。
“千企引進”工程提出后,全省上下建立健全“專人、專班、專案”工作機制,針對重點國家和地區收集梳理行業龍頭企業和優強企業投資信息,精準鎖定招引目標企業,有針對性地策劃編制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編制“一對一”招商專案,列出時間表路線圖,積極“引進來”“走出去”,開展精準招商。
隨著“千企引進”“千企改造”工程的強力推進,一邊“強筋骨”,一邊“長肌肉”,貴州逐步形成了傳統產業加快轉型、新興產業迅速成長、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的產業格局,經濟運行的效益和質量穩步提升。
技改升級:推動傳統行業提質增效
說起傳統產業的生產車間,很多人曾經的印象是又臟又亂,如今貴州玉蝶電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改變了這種固有印象。
在入選“千企改造”工程企業名單后,貴州玉蝶在獲得全省各級相關單位多項支持的同時,通過大力推進創新發展工程,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自智能制造一體化車間投入運行以來,企業生產車間的一線工人從132人降至36人,生產工序由原來的6道合并至1道,各項能耗大幅減少,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什么弱,改什么。實施“千企改造”工程是作為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工業提質增效升級的“關鍵一招”。在轉型發展的生動實踐中,越來越多像貴州玉蝶這樣的企業脫穎而出。
貴州興達興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是貴州第一批“千企改造”企業之一。2017年,興達興投入1.2億元用于企業升級改造,自主研發和建設了國內首個高性能混凝土信息化產業平臺“砼智造”,并建成我國首個高性能混凝土大數據庫。
依托“砼智造”,興達興構建大數據公共服務新模式,帶動企業登云用云,整體提升了貴州混凝土行業的制造能力和服務水平。
“千企改造”提質增效,讓企業創新更有后勁。作為全省“千企改造”高成長性企業,貴州安凱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現已具備年產150萬噸精品砂石、60萬立方米商砼、50萬噸建筑垃圾消納、10萬立方米混凝土預制構件等生產能力和銷售服務體系。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啟動實施“千企改造”工程企業1099戶,涉及項目1255個,完成投資475億元。
優化環境:引來金鳳凰壯大新產業
缺什么,引什么?!扒笠M”工程提出以來,貴州明確堅持高端化發展,提升綠色化水平和集約化程度,堅決杜絕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不安全的落后企業、產能和項目進入,促進產品更新換代,推動企業脫胎換骨。
2017年以來,全省各級各部門堅守“兩條底線”,緊緊圍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聚焦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十大工業產業和服務業創新發展十大工程,按照“五步工作法”要求,實施產業大招商突破行動,抓實“省帶頭、市推動、縣落實”工作機制,注重在產業鏈、先進生產力和對口幫扶城市招商上求突破,在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項目落地建設上打硬仗,抓實領導帶頭招商、產業精準研究、企業精準對接和項目精細服務,全力推動“千企引進”工程取得實效。
企業引進來,更要讓其在貴州投資放心、創業安心、發展順心。在政策保障上,2017年,貴州出臺《外來投資服務和保障條例》,促進對外開放法制化水平的不斷提升。
2018年和2019年,《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貴州省優化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和《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貴州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印發,明確提出由省投資促進局作為主管部門牽頭抓總,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貴州省產業大招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投資促進局局長馬雷表示,通過一系列組合拳不斷夯實貴州“千企引進”的根基,一批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好、帶動性強的優強企業相繼落戶貴州,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數據顯示,從2017年1月至今年9月底,全省通過“千企引進”工程已引進企業4067家,其中今年1至9月,全省“千企引進”企業828家。(記者 王法 劉力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